羅爾呷,張宇,馮祎宇,朱立志※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目的]我國沼氣發展歷史較長,但諸如沼氣利用率低、成本較高、產業化程度較低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如何發揮我國沼氣資源優勢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綠色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為了尋求新型綠色能源,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沼氣發展道路,在一系列的新型能源產業政策支持下,我國沼氣產業發展進入了轉型升級階段。但是,制約于多方管理、實施力度不到位等問題,沼氣產業政策的實施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總結我國沼氣產業發展歷程和模式,對成功典型案例進行歸納分析,對推進我國沼氣產業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方法]文章結合我國沼氣產業發展的歷程和現狀,針對河南漯河地區沼氣3種典型發展模式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分別計算不同模式下典型項目的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結果](1)特大型沼氣發電工程項目綜合產業園模式的典型項目、大型養殖場綜合利用模式的典型項目和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模式的典型項目中的單個農戶的綜合效益的凈現值分別為4626.25萬元、874.11萬元和1737.73元,內部收益率分別為36.04%、40.19%和24.76%。(2)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模式中的沼氣服務公司也可以通過靈活經營決策實現盈利,保持其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3)排除政策因素,3種模式的綜合效益的內部收益率仍可達17.48%、20.80%和14.76%。(4)3種模式分別適合沼氣原料豐富、易于產業化的地區,養殖場等原料產生、產物利用需求穩定的地區以及污水處理系統較差但交通相對較為便利的農村地區。[結論]我國各地沼氣產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資源稟賦條件,著眼規模生產、政策執行和盈利模式等實際發展問題,參考漯河地區的經驗,因地制宜地推進產業發展。
0引言
能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必需品,傳統能源短缺及其造成的污染是制約我國發展的重要原因。從能源儲量來看,以我國目前能源消費量來計算能源資源的保障程度,煤炭剩余儲量保障程度甚至不足100年,石油剩余儲量保障程度不足15年,天然氣剩余儲量保障程度不足30年[1]。從污染治理來看,近年來每年投入污染治理的投資額約占GDP的1.30%,2017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為9511.90億元,占GDP的1.15%。在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能源的開發與應用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所必須要堅守的能源發展策略。沼氣作為環境友好型的清潔能源,可以運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緩解我國能源短缺問題。同時,我國具有豐富的生物質資源,每年都能產生大量的農業廢棄物[2](秸稈、糞便等)、林業廢棄物、工業有機廢水、生活污水、城市固體垃圾等等,為發展沼氣產業提供良好的原料來源條件。
然而,目前由于管理掣肘、市場機制缺失、政策實施有失公允等原因[3],沼氣產業發展長期可持續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很多沼氣工程成為應付環保部門罰款的工具,而自身缺乏穩定原料來源,不能形成穩定的產出,經濟效益不明顯,從而造成沼氣工程的推廣和運營出現不可持續的現象[3];而戶用沼氣因為后續服務缺失、經濟效益不明顯等原因存在大量的閑置,已建沼氣池中正常使用的比例只有40%~62.03%[4-6]。我國沼氣產業可持續發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對發展較為成功的沼氣典型案例進行成本收益分析,總結其實踐經驗,對促進我國沼氣產業更加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基于對河南漯河地區的調研,總結了3種成效較好的沼氣生產利用模式,分別分析其典型企業的成本收益及具體生產經營的經驗,試圖為其他地區的沼氣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沼氣產業發展歷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沼氣產業發展歷程和現狀
我國沼氣產業的發展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這期間各地新建了600多萬處戶用沼氣,但是沒過多久就廢棄了大半。20世紀70年代末期,沼氣產業又有復興的趨勢,全國沼氣用戶達到了700多萬戶,但也沒有能持續太久又廢棄了很多,到1983年底全國戶用沼氣保有量僅剩下400萬戶。這段時期,戶用沼氣發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技術支持等后續服務的缺失。之后,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沼氣產業穩步發展。21世紀以來,我國沼氣產業的發展經歷了4個主要的階段。如圖1所示,第一階段是2003年之前,沼氣產業開始萌芽;第二階段是2003—2006年,戶用沼氣在政府補貼的影響下發展迅速;第三階段是2006—2012年,沼氣工程快速發展,戶用沼氣繼續發展;第四階段是2012年之后,沼氣產業開始向大中型沼氣工程方向發展轉型。

1.1.1戶用沼氣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近20年來,戶用沼氣的迅速發展離不開各項政策的刺激和支持。2000年原農業部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該計劃以戶用沼氣建設為核心,結合改廁改水等其他措施,擬在基本解決農村生活能源的同時,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在這個計劃的刺激下,我國戶用沼氣產氣量從1999年底的22.51億m³增長到2002年底的45.80億m³,增長了104.56%。2003年開始的《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更是從項目建設資金上予以大量補貼,農村戶用沼氣得到空前發展。2006年起《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等相關法律相繼出臺,沼氣產業發展有了制度保障,戶用沼氣快速發展。到2008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產氣量突破110億m³,在2013年到達頂峰的136.74億m³。但伴隨著沼氣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后續服務和相關保障并未跟上,沼氣池利用率低等問題日漸突出,戶用沼氣產量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到2018年末農村戶用沼氣產氣量回落到84.20億m³。
1.1.2沼氣工程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在發展戶用沼氣的同時,國家也出臺一系列措施,促進沼氣生產利用結構升級,特別是供給側的升級。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的相繼出臺保障了沼氣工程的萌芽和發展,使沼氣工程從無到有逐漸發展起來?!?015年農村沼氣工程轉型升級工作方案》和《全國農村沼氣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出臺意味著沼氣產業發展成為一個極具能源戰略意義的重要產業,規?;?、產業化的沼氣工程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具體來說,2006年之前沼氣工程發展較慢,產氣量較低,年產不足2億m³,占總產氣量的4%左右。2006—2015年產氣量年均增長率為135.61%,到2015年底沼氣工程產氣量達到25.03億m³,占沼氣產氣總量的16.26%。2015—2018年沼氣工程發展較為平穩,年產氣量穩定在26億m³以上。2018年底沼氣工程產氣量達到了27.96億m³。
1.1.3沼氣工程和戶用沼氣發展結構的變化歷程與現狀
如圖1所示,若將沼氣工程產氣量和戶用沼氣產氣量之比作為衡量沼氣工程和戶用沼氣發展的相對水平,可以看到,隨著沼氣產業政策和其他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沼氣產業經歷了以戶用沼氣為主到沼氣工程的逐步發展壯大的轉變,相對應的沼氣工程和戶用沼氣的產氣結構經歷了一個先降后升的“U”型發展過程。首先與沼氣產業產氣結構變化相適應的是,農村沼氣開發利用方式也從簡單的戶用沼氣自產自用為主,逐步發展出規?;託獍l電為主,同時輔以沼氣提純、沼氣制熱的產業發展趨勢。其次,沼氣產業發展還呈現出功能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演進,項目規模從單個項目建設向全產業鏈一體化推進,出資主體從政府為主向政府和企業合資轉變等特征。最后,生物燃氣利用技術的成熟、城鄉燃氣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社會對美麗環境和清潔能源的需求的提升,也為沼氣產業發展的做好了鋪墊,沼氣生產利用規?;?,產業化的時代即將來臨。
1.2沼氣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如前所述,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沼氣產業發展經歷了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過程。受限于利用成本高等因素,戶用沼氣池產物的利用方式主要以直接利用或“豬—果—沼”等初級利用方式為主,生產利用結構較為簡單,產業鏈較短,產業附加值較低;而沼氣工程產生的沼氣則因產量更具規模,其利用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一般可以去雜、提純為高品質燃氣從而用作車用沼氣,也可以直接并入電網用于發電,或者并入天然氣網等。沼氣工程產生的沼渣、沼液也因此更有可能進一步加工成為附加值更高的有機肥料或其他產品,產生更高的經濟社會效益,從而形成產業化生產利用的業態。因此,單從生產利用的角度來說,發展沼氣工程不失為充分利用沼氣資源、解決污染問題的一條更好途徑。然而,也有部分地區因基礎設施不完善、自然條件較差等原因,造成直接發展沼氣工程的成本急劇上升等情況,戶用沼氣成為這些地區更為經濟可行的選擇。因此,目前我國沼氣產業形成了沼氣工程和戶用沼氣有效結合的發展格局。然而,沼氣產業發展實踐中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阻礙了沼氣產業結構和布局趨向更為合理健康的方向發展。
戶用沼氣的使用上,重建輕管的現象普遍,主要表現為“一年好、二年能用、三年幾乎不產氣”[7],雖然各地有差異,但農戶沼氣池實際使用時間占當地自然條件下每年最長可用時間的比例平均也只有64.80%[8]。究其原因,主要的問題有:缺乏后續服務支撐[3]、沼氣設備和沼氣池的專業化的維護和清理技術欠缺等。用戶往往會因為設備缺乏維修或者不愿清理沼氣池而減少對沼氣的利用。
沼氣工程的發展主要面臨3個問題:一是前端的原料持續供給缺乏。因此沼氣工程的產氣量難以形成規模,使得沼氣發電、集中供氣等利用模式難以持續穩定推進形成規?;漠a業鏈;二是后端持續盈利模式仍在探索。這使得多數沼氣工程主要作為解決生產廢污的工具,而在經濟上的效益較差,只能淪為應付環保部門罰款的工具[3];三是配套的政策未能完全實施。為了加快沼氣產業形成穩定產業,政府出臺了多條相關政策,但是實際實施過程當中困難重重。比如,電網公司的入網條件較為苛刻,總是以發電不穩為理由拒絕其入網。因此,要想促進沼氣產業的發展更加合理健康,就必須找到合適的路徑方法解決。
河南漯河地區的幾種較為典型的沼氣生產利用模式,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較好地解決了上述戶用沼氣利用率低、沼氣工程原料來源不穩定、持續盈利模式缺乏等問題。對這些較為典型的沼氣生產利用模式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有利于剖析其投入和產出的關系,揭示其在經營上值得借鑒之處,對其他地區的沼氣生產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啟示作用。
2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對社會活動成本和收益之間關系分析的最基本方法,可以反映某種經濟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為決策提供參考[9],一般主要核算經濟上的投入和產出。然而沼氣的綜合利用除了有經濟效益外,還具有生態效益,因此,該文主要采用考慮生態效益的一體化成本效益分析評價體系[10],既分析沼氣工程的經濟效益,也分析其外部經濟性收益。計算該項目的凈現值(NPV),用以估計其是否可行。此外,計算其內部收益率(IRR),作為該項目是否值得投資的參考標準。其計算公

3沼氣產業發展典型案例分析
河南漯河地區在農業廢棄物處理和沼氣生產利用上經驗豐富,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為了研究總結沼氣產業發展的漯河經驗,筆者結合當地相關部門的建議,走訪調查了當地多家典型企業。根據其規模和運營的方式概括為3種模式:特大型沼氣發電工程項目綜合產業園模式、大型養殖場綜合利用模式和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模式。結合調研實際,選取這幾種模式中典型的代表企業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力圖剖析其生產經營的可鑒之處。
3.1特大型沼氣發電工程項目綜合產業園模式
一般來說,原料來源較為豐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產業集群較為集中的地區適合發展特大型的沼氣發電工程項目。北徐集團的沼氣發電示范項目就屬于特大型沼氣發電工程項目。北徐集團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杜曲鎮北徐莊村,其產業集面粉、掛面、飼料、生豬養殖、物流、有機蔬菜種植、污水處理沼氣發電廠等20多個企業于一體。該集團以村為單位,整合全村2500位村民的生活污水、養殖場畜禽廢棄物、蔬菜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等原料,以此作為沼氣原料來源,產生的沼氣經過提純后,進入發電機發電,產生的電并入當地電網,按照發電量從電力公司獲利,產生的沼渣和沼液部分還田,部分加工處理為有機肥。目前,共安裝配備5組250kW的發電設備,預計后續將增加設備量。該項目受亞洲投資銀行資助,目前仍處于建設階段,沼氣原料主要以養殖場的廢棄物為主,項目建設完成后還將集中處理周邊行政村村民的生活垃圾,擴大生產規模。該發展模式沼氣利用流程圖見圖2。

該文將立足其發展規劃,將養殖場廢棄物和居民生活污水作為主要的原料來源,從成本和收益兩個層面綜合分析北徐集團的經濟效益、綜合效益和相應的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情況。其中,各折算系數見附表1。

3.1.1廢棄物減排的環境效益
北徐集團的養殖場生豬年出欄量約為28萬頭,按養殖周期和相應排泄系數計算[11,13],產生的豬糞量為11.14萬t,豬尿量為18.39萬t,其中化學需氧量(COD)是最為主要的污染源。因此,養殖場的COD年產量為0.75萬t,按照處理量95%計算[12],沼氣方式處理COD可產生的經濟效益為495.43萬元。2500人口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系數[13]折算為1.78萬m³,共產生20.96t的COD,處理費用為1.39萬。
3.1.2生物質能源減排效益
按糞污量產生量、干物質比例、沼氣產氣率和生活污水產氣率進行折算[11,13],北徐集團可產生沼氣460.76萬m³沼氣,沼氣發電中有40%的能量以余熱方式收回[12]??紤]到實際應用情景,該文基于鍋爐廠有用發熱的較低發熱值(LHV)計算[14],沼氣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相當于1.18kg/kg無煙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量為1.17kg,而無煙煤的二氧化碳產生量為2.12kg/kg??商娲?.15萬t無煙煤,減排二氧化碳0.33萬t,因此,二氧化碳減排經濟價值為1.14萬美元,折為8.02萬元。
3.1.3沼氣利用收益
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可產生921.50萬kW·h電,按照河南省發改委關于新能源上網電價標準,可計算出發電收益為562.12萬元。沼氣發電產生的余熱可回收利用,總能量的40%發電余熱回收用于照明或給消化池加熱等[12],以煤炭作為替代燃料估計該部分的沼氣價值為155.54萬元。
3.1.4沼渣利用收益
產生的沼渣經加工可生成有機肥約2萬t,將其還田處理或者以300元/t的價格銷售,產生的收益為600萬元。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機肥市場還不完善,在實際生產中,沼渣的價值存在高估的可能。
綜上,北徐集團沼氣項目,經濟效益為1317.66萬元,考慮生態效益和生物質能源減排效益的年總收益為1822.50萬元。
3.1.5沼氣工程項目成本
目前,沼氣工程發電項目工程總投資約5000萬,其中,包含工程建設和設備投資。除去,政府補貼資金30%,投資約為3500萬。此外,沼氣工程每年產生的日常管理費用、人工費用和維修費用等運行費用約為500萬。發電系統一般按10年進行折舊。
按照10%的投資機會成本和10年折舊年限,年金現值系數為6.14,按照式(1)計算北徐集團沼氣工程項目考慮綜合生態效益的凈現值(NPV)為4626.25萬元,內部收益率為36.04%。只考慮經濟效益時其凈現值(NPV)為1524.22萬元,內部收益率為19.37%。
上述成本收益分析中,政策因素主要體現在工程設備建設中的補貼和沼氣發電中對入網電價的補貼。參考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中的補貼辦法,扣除0.25元/kW·h電價補貼標準,共計230.38萬元,經濟收益變為1087.29萬元,綜合收益為1592.13萬元。如果不考慮政府的工程設備補貼,總投資仍為5000萬元。因此,經濟效益凈現值為-1391.34萬元,綜合效益凈現值為1710.69萬元,內部收益率為17.48%。
3.2大型養殖場綜合利用模式
2013年國務院頒布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明確規定了沼氣畜禽養殖場必須配備制取沼氣、沼渣沼液分離和輸送、污水處理、畜禽尸體處理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陴B殖場廢物處理的沼氣工程綜合利用模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這一類型沼氣工程屬于養殖場的配套設施工程,主要任務是消化養殖場產生的廢棄物,避免造成污染而受到環保部門處罰,產生的沼氣、沼渣、沼液也在養殖場內部消化。沼氣發電部分用于工廠內部照明、日常用電,部分用于養殖欄內制熱保溫,而沼渣和沼液經過分離加工還田。
漯河天種規?;託夤こ淌堑湫偷酿B殖場附屬沼氣工程,其沼氣綜合利用流程如圖3所示。

漯河天種規?;託夤こ炭傉嫉?.33hm2(20畝),共有3座1000t的儲液罐,1000m³的厭氧發酵罐,年產沼氣73萬m³,可加工利用沼渣有機肥2000t。產生的沼氣經過加工后通過發電、供氣和沼氣鍋爐的形式為所用,其成本收益分析結果如下。
3.2.1廢棄物減排環境效益
漯河天種養殖場生豬出欄量約5萬頭,沼氣工程主要承擔養殖場糞污處理,其產生的COD量為0.13萬t,處理過后產生的廢棄物減排的環境效益為88.47萬元。
3.2.2生物質能能源減排效益
養殖場發電產生的熱回收為豬圈供暖,有效利用率按40%計算,按熱值可替代243.99t煤燃燒產生的熱量,因此,其生物質能源減排的環境效益為1.27萬元。
3.2.3沼氣利用收益
沼氣利用收益上,漯河天種養殖場以沼氣發電產生的收益為89.06萬元;余熱利用節約的能源費用為24.64萬元。
3.2.4沼渣利用效益
養殖場產生的2000t沼渣可以還田,按照有機肥價格折算得到其價值為60萬元。綜上,考慮生態效益、生物質能源減排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總效益為263.44萬元,直接經濟收益為173.70萬元。
3.2.5沼氣工程項目成本
投入方面,其沼氣工程建設和設備總投資800萬元,政府補貼30%,人工費、維修費用等營運費用30萬元,年成本為86萬元。
因此,該沼氣項目的綜合生態效益的凈現值為874.11萬元,內部收益率為40.19%。直接經濟效益的凈現值為323.00萬元,內部收益率為22.06%??鄢妰r補貼36.50萬元,綜合效益為226.94萬元,經濟效益為137.20萬元。刨除政府補貼值,其工程設備投資額為800萬元。所以,綜合效益凈現值為410.14萬元,內部收益率為20.80%;經濟效益凈現值為-141.27萬元。
3.3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模式
2006年原農業部發行的《全國農村沼氣服務體系建設方案(試行)》提出要因地制宜鼓勵協會領辦、個體承包、股份合作等多元運行機制。然而,沼氣服務效果始終不太明顯,致使許多戶用沼氣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的戶用沼氣和沼氣服務公司結合的模式,充分激發了公司的組織能力和用戶的自主潛能,二者相互配合,有效保障了戶用沼氣能夠持續長期運行。其利用模式如圖4。

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的沼氣服務公司為戶用沼氣用戶提供沼氣池建設、沼氣設備配置、沼氣原料供給、沼氣池清理、設備維修等服務,并按照服務類型收取相應費用。此外,沼氣服務公司清理產生的沼渣沼液作為有機肥,賣給農戶或者果園。目前,沼氣服務公司的服務對象包括4個鄉鎮的近1500戶,公司效益良好,其經驗值得借鑒。為分別研究沼氣服務公司和戶用沼氣用戶的結合的經濟動機和成效,其成本收益分析將分成兩個主體來進行,由于沼氣服務公司還涉及其他業務,這里主要計算沼氣用戶的成本收益。
當地農村居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處理生活污水。因為農村污水處理系統較差,戶用沼氣成了農戶處理污水很好的選擇,這也給了戶用—沼氣服務公司發展的機會。此外,戶用沼氣還能解決用戶炊事能源問題,沼氣雖然在成本和便利性的競爭力上,遜色于天然氣,但是,綜合其污水處理功能,戶用沼氣還有很高的存在的合理性。參考朱立志和葉晗的做法[15],戶用沼氣池池容設為10m³,使用周期為10年,年產氣量約為400m³,沼氣池的成本和收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3.3.1廢棄物減排環境效益
按照400m³產量和COD與產氣量系數比例[16,17],按沼氣中甲烷含量為80%計算,沼氣池處理的COD量為0.91t,產生的廢棄物減排效益為640元。
3.3.2生物質能能源減排效益
由于農村戶用沼氣的利用模式主要是直接廚用,與上述兩種沼氣利用方式的余熱回收的計算方式不同,農戶用沼氣的碳減排收益應該體現為產生的沼氣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對應的等熱量的煤炭的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差值。結合調研現狀和前人研究成果[13],沼氣池年產氣量為400m³,每戶碳減排374.91kg/年,其效益為9.21元/年。
3.3.3沼氣利用收益
如上所述,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主要用作廚用,按照1010元/t的無煙煤市場價格折算,沼氣利用的年經濟收益為337.32元。
3.3.4沼渣利用效益
每年每戶沼氣池產生的沼渣相當于可利用的有機肥1.10t,但實際調研中,農戶往往未能將產生的沼肥當做資源利用,而將其直接讓渡給沼氣服務公司,因此,這里不將其算入其經濟效益中。綜上,戶用沼氣用戶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為337.32元,考慮生態效益和生物質能源減排效益的年總收益為986.53元。
3.3.5戶用沼氣成本
沼氣池和設備建造成本約為3450元,其中政府補貼1000元,日常營運成本為65元,每年向沼氣服務公司繳納240元,即戶用沼氣年平均成本為550元。因此,戶用沼氣的直接經濟效益的凈現值為-2312.85元,包含該沼氣項目的綜合生態效益的凈現值為1737.73元,內部收益率為24.76%。這種模式下,戶用沼氣用戶雖然不能實現經濟效益上的正收益,但在兼顧環境效益和能源效益時可實現總體正收益。刨除政府對沼氣池的補貼,經濟效益凈現值為-3312.85元,綜合效益的凈現值為737.73元,其內部收益率為14.76%。
對于沼氣公司而言,其日常項目是為戶用沼氣的用戶提供沼氣池清理服務,用戶每兩個月需要繳納40元的費用,農戶沼氣池里抽取的沼渣沼液有時也會直接被無償提供給沼氣服務公司,而沼氣服務公司可以將其處理給果園和農田。同時,沼氣服務公司提供配件的售賣和在利用過程的沼氣利用設備維修服務,沼氣服務公司的技術員也可以為大型沼氣工程提供技術支持。在除去人工費用等日常費用后,能靈活調整運營,保持盈利狀態。
綜上,從成本收益分析結果可知,3種模式的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都較高,具有可觀的綜合效益和經濟效益。雖然,刨除政府補貼等因素后其經濟效益變得不太明顯,但是,從政府主體角度來說,綜合效益衡量了更高維度的效益和社會福利,更具有參考意義。而對企業主體的成本收益分析則應該基于實際的投出和產出,所以應該考慮政府的補貼。即無論從企業還是政府角度,3種模式都有正效益。因此,總結3種模式的發展經驗,對我國沼氣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探索具有重要的意義。
4典型模式案例經驗及沼氣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4.13種典型模式的發展經驗
基于上述成本收益分析和我國沼氣產業整體發展實際,3種模式發展的經驗對我國沼氣產業走出發展困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4.1.1典型的特大型沼氣發電工程項目綜合產業園模式發展經驗
北徐集團的沼氣工程項目依托自身優勢和當地的資源稟賦,較好地解決了原料供給和持續盈利的問題,為大規模產業化的沼氣生產利用提供了范例。
首先,集團的產業組成能產生大量的秸稈、生活廢棄物和畜禽糞便等沼氣原料,這些原料的產生除了秸稈都具備持續性,能保證反應罐的厭氧反應具有穩定的原料供應。此外,北徐村的基礎設施和布局使得周邊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也有可能以較低成本收集起來支撐其沼氣工程的擴大,形成更大規模。其次,在后續的盈利模式上,北徐集團克服了苛刻的沼氣發電入網許可條件,產生的沼氣能通過提純、凈化等各道工序后發電入網,產生的沼渣沼液除了部分還田外,還可加工成有機肥,實現資源的循環清潔利用,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受益。
因此,這種模式比較適合基礎設施完善、沼氣原料豐富、氣候等自然條件比較適宜,能提供穩定的入網電量的地區推廣。
4.1.2典型的大型養殖場綜合利用模式發展經驗
漯河天種規?;託夤こ虒儆陴B殖場的配套設施工程,養殖場產生的畜禽廢棄物等沼氣原料穩定。同時養殖場自身有較高的用電和供熱需求,沼氣能在養殖場內部實現自我消化。漯河天種規?;託夤こ讨档媒梃b的做法在于,除了建立了從種植—養殖—厭氧處理—種植的生態循環模式,還充分利用了產生的沼氣進行發電、制熱,沼渣和沼液還田,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這種沼氣利用模式因為有穩定的原料保證和后續內部利用需求,條件容易滿足,在多數規模養殖場都能推廣實施,實現環境上的清潔排放和經濟上的成本降低。
4.1.3典型的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模式發展經驗
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的運營模式與傳統的戶用沼氣不同,沼氣服務公司的加入引入了市場力量,技術服務成為公司的核心產品,借用市場“無形的手”,不斷敦促技術服務保質保量地完成。農戶不僅解決了以往沼氣池后續維修和技術指導不足的問題,獲得清潔能源供給,而且也可解決沼渣沼液的清理問題。這種方式為處在污水處理系統不太發達的農戶提供了清潔高效的家庭生活方式。雙方通過合作各取所需、各自獲益,形成較為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在實現總體經濟正效益的同時,實現環境效益和能源效益,對農村戶用沼氣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
這種模式,比較適合在污水處理系統較差且交通相對較為便利的地方推廣。污水處理系統較差,使農戶難以低成本處理生活垃圾從而產生了對戶用沼氣的需求,而交通便利可以降低成本使得沼氣服務公司對戶用沼氣的經常性維護切實可行。
4.2沼氣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沼氣產業的發展是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十四五”規劃中關于推動綠色發展、改善環境質量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內容,對我國經濟、社會和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沼氣產業的未來發展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合力攻關關鍵瓶頸,在宏觀規劃、政策支持和盈利模式等問題上積極借鑒典型發展模式中的創新做法,結合自身優勢和稟賦,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擺脫沼氣項目發展往往不可持續等的問題。
在發展在宏觀規劃上,要因地制宜,有選擇、有步驟地推進沼氣產業升級。要在適合沼氣工程規?;l展的地區,積極推進沼氣工程建設,促進沼氣產業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促使沼氣產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在基礎設施較差、規?;a利用難度大的地區,積極完善相關機制,促使其更具效率地發展戶用沼氣。
在配套的產業支持政策上,要做到政策制定與執行雙并重。沼氣產業具有外部性,市場機制無法實現最優化配置,需要政策來彌補,這就要求政策有效干預才能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而在盈利模式上,除了參考河南漯河地區發展出的3種模式,還要結合當地資源稟賦,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模式。
5結論與啟示
該文探討了我國沼氣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對河南省漯河市案例進行成本收益分析,總結了以北徐集團為代表的特大型沼氣發電工程項目綜合產業園模式、以漯河天種規?;託夤こ虨榇淼拇笮宛B殖場綜合利用模式和以舞陽縣北舞渡鎮為代表的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結合模式等的沼氣開發利用方式,以及各模式各自的特點和值得借鑒推廣的做法。研究認為,特大型沼氣發電工程項目綜合產業園模式、大型養殖場綜合利用模式、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模式中的戶用沼氣用戶綜合效益的凈現值為4626.25萬元、874.11萬元和1737.73元,內部收益率分別為36.04%、40.19%和24.76%。戶用沼氣—沼氣服務公司模式中的沼氣公司也可以通過技術支撐和后續服務,獲得較好收益。
在不考慮政策補貼的情況下,3種模式的綜合效益的內部收益率仍可以達到17.48%、20.80%和14.76%。3種模式分別適合沼氣原料豐富、易于產業化的地區,原料能實現自給自足的養殖場等原料產生穩定、產物利用需求穩定的地區以及污水處理系統較差但交通相對較為便利的農村地區。
沼氣產業發展具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沼氣產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因地制宜,著眼規模生產、政策執行和盈利模式等實際發展問題,有選擇、有步驟地推進沼氣產業升級。各地可以參考河南漯河地區發展出現的3種模式,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在推進規?;l展的同時兼顧戶用沼氣與沼氣服務公司的結合,充分發揮沼氣生產利用的能源、環境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麗麗.沼氣產業化基本理論與大中型沼氣工程資源配置優化研究[博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2012.
[2]韓成吉,劉靜,王國剛,等.農業廢棄物循環價值核算方法與案例研究.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1,42(2):25-34.
[3]李景明,李冰峰,徐文勇.中國沼氣產業發展的政策影響分析.中國沼氣,2018,36(5):3-10.
[4]王玨.村域經濟之農村戶用沼氣調研報告.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2011,32(4):4-6.
[5]仇煥廣,蔡亞慶,白軍飛,等.我國農村戶用沼氣補貼政策的實施效果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013,34(2):85-92,112.
[6]胡建平,沈吉娜,王光耀,等.貴州黔東南州農村戶用沼氣池的使用現狀及建議.中國沼氣,2012,30(6):56-58.
[7]張無敵,尹芳,劉寧,等.農村沼氣產業化發展與市場分析.農業工程學報,2006,22(S1):72-76.
[8]蔡亞慶,仇煥廣,王金霞,等.我國農村戶用沼氣使用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全國五省調研的實證分析.中國軟科學,2012(8):58-64.
[9]吳翊民.基于成本收益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研究[博士論文].天津:南開大學,2009.
[10]李長安,王德剛,李小龍.規?;B豬場沼氣工程成本效益典型案例研究.浙江農業科學,2013,1(12):1679-1682.
[11]何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的價值評估及其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博士論文].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6.
[12]汪國剛,趙明梅,宋剛,等.萬頭豬場沼氣發電工程熱平衡影響因素研究.環境工程學報,2011,5(11):2635-2640.
[13]盧金濤.農村生活污水與垃圾調查及其處理技術選擇[碩士論文].重慶:重慶大學,2012.
[14]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日本: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2006.(2007-04-01)[2020-03-02].https://www.ipcc-nggip.iges.or.jp/public/2006gl/chinese/pdf/2_Volume2/V2_2_Ch2_Stationary_Combustion.pdf
[15]朱立志,葉晗.農村沼氣工程的減排效應和成本效益分析.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2012中國可持續發展論壇2012年??ㄒ唬?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2013:432-435.
[16]毛羽,張貝,劉士清,等.高濃度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及其能源回收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3):11106-11109,11132.
[17]趙劍強,朱浚黃.厭氧消化中甲烷產量及沼氣中甲烷含量的理論探討.中國沼氣,1993(4):16-20. |